合肥疫情超市开门吗/合肥疫情超市
12
2025-09-09
2021年夏天,郑州遭遇了罕见的双重打击——暴雨洪灾与疫情反弹,这座城市的商业脉搏随之发生了剧烈变化,几乎同时,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口,人们也在关注着当地的商业场所有无受疫情影响,两座城市,两种情境,却共同折射出中国城市在疫情下的商业生态与民生百态。
七月底的郑州,刚刚经历了特大暴雨的洗礼,商场地下室进水、商品被淹、设施损坏的创伤尚未痊愈,Delta毒株又不期而至,郑州市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时刻——商场纷纷暂停营业,原本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区变得门可罗雀,正弘城、丹尼斯大卫城等郑州地标性商场先后发布公告,为配合疫情防控需要,暂停线下营业,转为线上销售。
在海口,情况则有所不同,尽管全国多地出现疫情反弹,但作为海南自贸港的核心城市,海口的商场和商业设施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,大多保持正常运营,日月广场、友谊阳光城等主要商场门口,工作人员认真地为每位顾客测量体温、检查健康码,提醒大家佩戴口罩,店内人流虽较往常有所减少,但商业活动仍在继续。
两座城市的不同境遇,背后反映的是各地根据疫情风险等级采取的精准防控策略,郑州作为疫情中心,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管控措施;而海口由于没有本土病例,保持了相对正常的商业秩序,这种差异化的防控做法,体现了我国疫情防控“科学精准、动态清零”的总体策略。
疫情下的商场生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,在郑州,虽然线下门店关闭,但商家们迅速转向线上渠道,通过直播带货、社群营销等方式维持经营,许多商场推出了“无接触配送”服务,员工变身带货主播,在空荡荡的商场里通过手机屏幕与消费者互动,这种转型不仅是应急之举,更可能成为未来零售业的新常态。
在海口,商场虽然开门营业,但也强化了防疫措施,入口处的体温检测、健康码查验成为标准流程,场内定期消毒,餐饮区限制就餐人数,电影院等娱乐场所实行隔座售票,这些措施虽然给消费者带来了一些不便,但大多数人表示理解和支持——“毕竟健康安全最重要”,一位正在海口望海国际广场购物的顾客如此表示。
疫情不仅改变了商场的运营方式,也重塑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,在两座城市,线上购物、无接触支付、自助结账等数字化消费方式得到进一步普及,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、安全和便捷,这些需求正在倒逼商业场所进行转型升级。
对于商场运营商而言,疫情带来了巨大挑战,也孕育着新的机遇,郑州的一些商场利用闭店期间进行设施升级和业态调整,为后续复苏做准备;海口的商场则通过加强卫生管理、优化消费环境来提升竞争力,两地的经验都表明,具备多元化经营能力、数字化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的商业体更具韧性。
随着郑州疫情逐步得到控制,当地的商场也开始有序恢复营业,八月中旬,郑州发布通告,部分商场在满足防疫条件的前提下可重新开放,营业首日,虽然客流量远不及往常,但商家和顾客脸上都洋溢着期待与希望,同样的期待也存在于海口,当地商家希望通过维持运营的同时做好防疫,为消费者提供安心的购物环境。
疫情终将过去,但它留下的影响将会持续,郑州和海口的商场经历,只是中国无数商业场所应对疫情的一个缩影,它们共同证明了一点:在困难面前,中国商业展现出了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活力,无论是暂时关闭还是坚持开门,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——在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同时,最大限度维持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。
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,商场和商业设施需要建立更加灵活、高效的运营机制,平衡防疫与发展的关系,而作为消费者,我们也需要适应与疫情共处的新常态,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,支持商业复苏和经济重振。
疫情下的郑州和海口,两座城市的不同经历,共同绘就了中国抗击疫情的立体图景,无论商场开门与否,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未改变,商业的脉搏也始终在跳动,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城市的活力与希望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